做山水文章 谱发展新曲
解读庆元美丽风景背后的“经济亮色”
7月15-17日,为期3天的“中国避暑胜地美丽乡村行”集中采访活动开启,来自国内20余家媒体走进这座浙西南山城,并从生态、旅游、产业等多角度解读庆元美丽风景背后的“经济亮色”。
环境整治
美丽乡村“颜值爆表”
河水清冽,农舍雅致,村庄整洁……走进庆元县安南乡安隆村,一池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溪水映入眼帘,从印象中垃圾成片、污水横流的村子,到如今诗意栖居的桃源景致,“撬动”安隆村“颜值”变化的,正是2014年开始的边界治水。
两年来,安南乡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安溪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结合“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全面拆除了“一溪两岸”违章搭建和整治了乱堆乱放现象;并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安隆村防洪堤一侧长廊、两岸绿化带、村入口花坛及绿化带。“一溪两岸”美丽风景逐步呈现。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乡借势河流整治实现村庄“美丽蜕变”,依托一条宽42米的宽阔河道,开发游船、竹筏、漂流等水上项目,并在河沿岸种植了20多亩荷花,铺设赏荷游步长廊,建成了荷塘观光园。2015年,安隆村迎来了8000多名游客,村子治水治出了“美丽经济”。
梳理出了一本“山水经”,接下来便要“打扫好屋子再请客”。据了解,像安隆村一样,截至2015年底,庆元县已完成村庄整治314个、旧村改造41个,整乡整镇美丽乡村建设比率达100%。
农旅融合
绿水青山“生金吐银”

环境卫生整治就像一场带有魔力的“大扫除”,让庆元多地实现一场脱胎换骨般的逆袭,也使得老百姓在这场“环境保卫战”中从袖手旁观转变到倾力守护。
地处庆元县西北部的隆宫乡莲湖村,总面积5.72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4191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山村。隆宫乡乡长吴人豪没想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村前的绿水青山也能变成“金山”、“银山”。
2013年,莲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初期,农民拆旧房建新房,经济基础薄弱,为发展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莲湖村成立了大和种养专业合作社、永益养殖专业合作社、绿珍源专业合作社,并利用合作社向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莲湖村的土地流转模式,转出了“底子”,也为莲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前,依托浙江省农科院等部门技术力量支撑,合作社根据流转土地的性质、水源、地理位置等不同情况进行统一科学规划,划分出了800亩稻田套养区,65亩芬芳果园以及75亩特种养殖场,据统计每年能创造500万元以上的收益。
同时,建设完成了集农业观光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乐渔垂钓观光休闲区——莲湖”,带领附近村庄3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
据了解,目前莲湖村正式营业的农家乐共22家,累计接待游客达7万余人次,带动农户增收800余万元,包括吴人豪在内的莲湖村村民都对未来信心满满。而这只是庆元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激活乡村“美丽经济”富民利民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至2015年底,庆元县共有农家乐特色村(点)27个,星级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125家,共接待游客132.86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7985万元,绿水青山“生金吐银”,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借景生财
添砖乡村美丽经济

最近,来自福建、温州、丽水等地的游客,纷纷携家带口流连在庆元县黄田镇黄坞村的“瓜果长廊”中,寻觅“农景”。这条原本荒芜、野草丛生的小路,经过村委会的设计和拓宽,形成了宽约4米、长约300米的瓜果长廊,里面种植了宝葫芦、红扁豆、彩色南瓜、八角丝瓜等8个品种的“奇花异果”,以及近45种的庆元本土的山野菜。行人漫步其间,果香直扑鼻尖。
当走过长廊,沿着村里的蜿蜒古道前行,便到了黄坞古树林公园。这里巨大的古木遮天蔽日,置身于此,没有刺耳的噪音,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悦耳的鸟啭和虫鸣。
据介绍,目前黄坞村利用古树林公园特有的生态环境,吸引企业建成了“黄坞田园文化创意园”拓展体验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是集儿童、青少年的园林基地拓展训练、休闲、体验、娱乐、身心健康于一体的活动基地。
从“种吃的”到“种看的”,“农景”变风景,庆元县用发展的眼光,把生态作为发展“美丽经济”的重要运营资本,并以“寻梦菇乡、养生庆元”为战略定位,不断推进避暑旅游“3511”工程、实施乡村旅游“21245”计划、大力发展城市旅游等,使避暑旅游及美丽经济建设风生水起。今年1-6月份,庆元县累计旅游接待总人数92.94万人次,同比增长25.06%,累计旅游总收入42748.42万元,同比增长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