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乡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孟浩然这一首《过故人庄》可谓是家喻户晓。诗里流露出来的丝丝闲适与淡然令人不由得想起田园,不能不提到边界村。边界村哉,即为本县与外县相交的村。这些村落将本县乡情与外乡风情相结合在一起,承载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令人心旷神怡。
边界村往往建立于山丘上。群山连绵,苍翠欲滴。树木葱葱茏茏,草木生机勃勃。小溪涧水声音清脆动人,如琴声般“叮叮咚咚”从山上一路欢快流淌而下,令人不由得心旷神怡。山中也有不少野花小草,欣然自得地盛放于空谷深山中,不为世俗所干扰,只为自己而美丽。
这点像极了边界村的村民们。走进边界村,一种熟悉的亲切与自然感油然而生。扑面而来的是亲切的口音。带着浓浓缙云口音的老乡们,或是在家门前坐着藤椅,眯着眼睛舒舒服服晒太阳,或是在水塘边搓洗衣服,脸上满溢着笑意。不少孩童在村子里打闹嬉戏着,或是在河里边挽裤脚捉鱼;或是放着风筝,满村疯跑;或是与伙伴们追逐打闹,玩耍嬉戏,令人不由得感叹一句:“真美。真好!”
“这啊,是我们的村子!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这儿吧,我是眼见着它一点点改变的!这几年来道路也整洁了,水也清了,乡亲们那洋房也立起来了,很多年轻人也都有了出息,上了城里去。我们打心底里高兴!而我们这些人吧,老了,就不奢望去城里咯。只希望这村儿能够以后一直在这儿,我可以一直像现在一样,安安稳稳待在这儿,一生一世都不走!”一位大爷搬着板凳,坐在门口,对我们讲。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布满了时间的痕迹。他脚边伏着一条大黄狗,也是懒洋洋的,眯着眼睛。却让人感觉打心里的舒服与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