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一片红色热土,也是一方绿色高地。如何通过“红绿融合”,推动共同富裕?连日来,赓续“红色血脉’,探寻“红色引擎”,2022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红绿融合 共同富裕”视觉大赛暨丽水行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吸引了新华社、中国网、学习强国等全国36家媒体听老区红色故事,赏乡村振兴风光,关注丽水红色老区的“红绿融合”之道。
此次活动中,采风团先后前往冒雨参观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革命遗址,赴莲都区古堰画乡进行采风,奔赴景宁、缙云采访,记录青山绿水、森林湿地、革命遗址和红色乡村的发展故事,宣传“丽水山居”“丽水山耕”“丽水山泉”“丽水山景”的发展成果。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拥有丰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景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水旅融合":深耕"水文化",创造生态经济效益。优良的生态环境让畲乡的亲水文化精彩纷呈,如梦如幻的水上畲族服饰展,洞穿水岸上下的三月三欢歌,燃爆全城的绿道国际铁人三项赛,山水相依,刚柔相济,动静咸宜,全域旅游如火如荼,旅游节庆贯穿全年。
景宁将水系治理充分融合生态、人文、便民、产业等综合功能,保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据统计,全县共有畲族廊桥、千峡湖歌舞剧等水生态文化产品45个,并建成沿河民宿经济带3个,年均接待游客298万多人,直接营业收入达2.1亿元。
缙云县是丽水市的一个下辖县,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号就称之为“缙云”,这也是县城名字的由来!仙都黄帝祭典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缙云仙都景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缙云仙都在古代被称作缙云山,景色绝佳,兼顾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可谓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一个“人间仙境”!其中,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
丽水缙云将废弃采石场改造成文化和社会活动平台,石宕在生态修复中“涅槃重生”。缙云县凝灰岩蕴藏量居全国第一,作为千年古石城,缙云县保留有大规模的采石遗迹石宕,俗称“岩宕”。据统计,县域范围内目前有3000多座体量不等、形态各异的岩宕,分布在该县仙都、壶镇、舒洪、东方、五云等地。虽然这些采石遗迹由古代、近代人工采石凿刻所形成,通常从简单生产需求出发,并未经过事先的景观性规划和设计,但是遗迹气势磅礴,浑然天成。
缙云县的山形景观由天然石材的人工开采所塑造。在这个千岩万转、崎岖难行的山区,北京建筑师徐甜甜和她的团队被委托为三千多个小型废弃采石场中的九个制定了功能更新策略。经排险加固和生态改造之后,这些废弃采石场有的成为“剧场”,有的成为“书房”,还有的成为展示当地1000多年采石文化的户外展厅。
在改造过程中,石宕组团活化通过微干预、轻改造的方式,开发特有的石窟板块,作为仙都景区新业态,并精心设计了“12时辰游千年石窟”的旅游产品,吸引年轻游客。同时,针对每个石宕地质构造特点进行的排险加固,作为未来其他石宕排除安全隐患的试点,也为缙云当地生态修复提供了有益借鉴。
古老的采石遗迹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碰撞,让这些废弃采石场重获新生,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迅速成为风靡各大社交平台的文化景点,引得各地游客前来游览参观。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报业协会、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共同主办,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莲都区委宣传部、缙云县委宣传部、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协办。旨在以视觉表达形式,聚焦浙西南红绿融合、共同富裕的鲜活案例,解码丽水人民永做挺进师、建设新丽水的精神动力和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感受丽水红绿融合助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分享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