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号|一路风景一路美,看丽水“红绿融合”共富路上绘新景

来源:南太湖号

  赓续“红色血脉”,探寻“红色引擎”。

  2022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红绿融合,共同富裕”视觉大赛暨丽水行活动近日举办。来自全国36家新闻媒体近80名记者走进丽水,追寻红色烽火,感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脉动,倾听迈向共同富裕的铿锵足音。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报业协会、中共浙江丽水市委宣传部、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主办,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采访团追寻红色足迹

  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全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缔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

  竹口战斗、宏济桥、红军医院、门阵和谈……走进南明湖畔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处处展现着革命先辈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担当胸怀。23年艰苦卓绝的浙西南革命斗争,为丽水留下了大笔的红色遗产和精神财富。

  古堰画乡百年党报馆,一份份厚重沧桑的党报,述说着一段段铁血丹心的奋斗历史

  缙云县壶镇镇高潮村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讲解员介绍缙云一大历史

  这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丰沃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现存革命遗址533处,如何肩负起“守护红色根脉”的时代重任?

  当地将革命遗址打造成红色体验点并“串珠成链”,推出103条红色研学线路,250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全市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文创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独特亮点。

  古堰画乡堰头村,千年古樟林立,郁郁葱葱,仿佛人在画中游

  丽水也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超过80%,有着“浙江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等美誉。行走在“中国畲乡之窗”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沿途山水秀丽,云雾缭绕。

  依托民族风情和生态禀赋,搭乘山海协作与结对帮扶的快车道,大均乡不断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探究生态产品要素化、生态产品商品化实现,努力让更多百姓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利。

  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嘉宾体验国家级非遗——畲族婚俗

  畲家姑娘展现畲族风情

  缙云县壶镇镇联丰村是“红绿融合”典型示范村,以花为媒提升村容村貌,以花为主题引入产业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可谓处处是景点,家家有绿化,户户能赏花。花样经济、新兴产业每年为村庄带来超过20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实现美丽环境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 

  “网红”联丰村,户户能赏花、处处闻花香

  革命老区迸发新活力,更体现于创新动能澎湃。缙云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里,EMC测试实验室、声学实验室等各类高精尖实验室让人惊奇。随着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签约入驻,这个锯床产业发展新平台为区域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缙云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全国首家锯博物馆,生动展示缙云锯床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丽水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在提质增效中加快成型,主导产业加快集聚提升,半导体全链条产业组链成群,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合成革、滚动功能部件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成为省级样板……

  当下的丽水,正以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实现由新技术、新人才、新知识、新模式、新思维等全新生产变量驱动的新生产函数重建,为高质量发展蓄元气、固根基、增动能。

  年轻人在缙云石宕弹唱表演,曾经的采石场成为“天然舞台”

  一路走来,媒体采访团听讲解、看现场、深交流,用镜头记录青山绿水、革命遗址和红色乡村的发展故事,探寻“红绿融合”发展的共富密码,宣传“丽水山居”“丽水山耕”“丽水山泉”“丽水山景”的发展成果。

  秀山丽水,正在全面奏响“丽水之干”最强音。奔跑在跨越式发展路上的浙西南,一路风景一路美。

来源:南太湖号
编辑:莫晓鸿
责编:叶捷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