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新闻客户端丨台州湾时评:以浙西南革命精神破时代之难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一个被称为“红绿融合,共同富裕”的视觉大赛,在全省唯一、所有9个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的丽水市举行,来自全国的36家媒体近百人,扛着“长枪短炮”,走进绿水青山,追寻红色烽火,接受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洗礼,感知革命老区高质量绿色发展,迈向共同富裕的铿锵足音。刚刚过去的双休日,豪雨如注,但浇不灭媒体记者寻访的热情,因为每个人都带着使命而去的。这个使命就是以媒体人特有的方式,传承红色革命力量,汲取绿色发展经验,鼓舞人们破解时代之难,以无畏和勇毅砥砺奋进。

“红绿融合 共同富裕”视觉大赛暨丽水行活动启动仪式。

这个活动,由浙江省报业协会、中共浙江丽水市委宣传部、全国弘扬践行革命精神红色宣传联盟主办,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承办。巧合的是,今天是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开幕的日子,这个媒体大咖会聚,在浙西南革命老区集中采访的活动,也堪称一次迎接省盛会的行动。

媒体团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红绿融合”之“红”,就是“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丽水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有着“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革命传统。1927年,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就在遂昌诞生;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丽水创建浙江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丽水一度成为中共浙江省委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丽水是浙江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烽火年代,革命领导人周恩来、刘英、粟裕等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战斗足迹。他们带领追随者,肩负为人民得解放、谋幸福的使命,不畏艰难,无惧牺牲,浴血奋战,在取得革命胜利的同时,凝铸了伟大、隽永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这一革命精神,与和平时期锻造的、作为台州城市精神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一样,今天仍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当下,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疫情仍在构成威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更需要增强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感,一切从实际出发,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负重前行,千方百计,纾解时代之困局,不断开辟出经济社会发展稳进提质新路子。


古堰画乡风景如画。

“红绿融合”之“绿”,即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丽水是“浙江绿谷”“华东氧吧”,“秀山丽水,天生丽质”,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生态优势。这个市作为“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多年来始终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战略定力,追求“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格局,努力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为此,这个市还找到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让担纲“丽水之赞”的“丽水之干”别开生面、有声有色,让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宽。除了水和空气质量常年居全省前列,成为全国空气质量十佳城市中唯一的非沿海、低海拔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全省第一,这个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由2016年的2.19缩小到现在的2.02,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丽水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开创性的进步及其背后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念和思路,“生态是最大优势,发展是最重任务”,高质量绿色发展,等等,都值得正在“逐梦三高三新”,寻求跨越发展,奋起争先进位的台州,认真学习借鉴。对台州来说,民营经济是最大优势,发展也无疑是最重大、最紧迫的任务。加快打造全球一流临港产业带,无疑是台州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媒体团体验“畲族婚嫁”活动。

“红绿融合”,红色血脉是引擎,绿色发展是路径。这两天,有本报记者参加的媒体团,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古堰画乡小镇、畲乡景宁党群服务中心、缙云联丰村与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地,撷取当地以“红绿融合”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行走在共同富裕路上的鲜活故事和经验。他们的收获,应该是丰富而真切的。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编辑:莫晓鸿
责编:叶捷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