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网首页 | 处州论坛 | 丽水新闻 | 丽水日报
当前位置:   丽水市记协 > 要闻要论 正文

媒体人战贫各显其能

丽水记协网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30日 17:08:31 [字号: ]

  文化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

  媒体人战贫各显其能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战中,新闻媒体不仅派出众多记者记录脱贫历程,更选派一批骨干力量躬身汇入脱贫实践。《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走近、连线《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的部分扶贫干部,倾听他们融入脱贫攻坚战的奋斗故事,同时展现媒体助力脱贫攻坚的独特之处,感受奋战脱贫攻坚的力量。

  文教扶贫“管道”直通囊谦

  青海省囊谦县着晓乡寄宿学校的阳光房建成后,张君华(中左)与工作人员及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 供图

  1996年,光明日报社就开始在青海省囊谦县开展定点扶贫。20多年来,光明日报社打通了一条直通囊谦的文教扶贫“管道”,借助这条“管道”,图书室、全媒体人才培训等项目源源不断地“流向”高原,仅2015年以来,就开展各类扶贫项目100余项。

  囊谦孩子的读书问题已是全体光明日报人最深的牵挂。2015年,光明日报社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张君华发起成立光明助学金,参与者每人每年捐助1500元,一对一资助困难家庭孩子,持续资助6年。最开始,参与者有限,但渐渐地同事、同事的同学、同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都加入进来。特别让张君华感动的是,报社的几个年轻人找到她说:“我们刚参加工作,但也很想做点贡献,您看我们能不能几个人一起资助一个孩子?”目前每年都有280个孩子获得资助,光明助学金已累计资助1200余人次,帮扶资金达180万元。

  为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光明日报社启动图书室建设项目。报社派出的4任扶贫干部持续接力,在囊谦32个学校、乡镇等建起图书室,对于每个图书室的选址、图书种类、复本量,他们都和张君华反复协商。目前,每个图书室可提供3000—5000册图书。在2020年7月光明日报社举办的第二届囊谦网上文化旅游节上,利用捐赠的图书举办的“我爱读书,我爱囊谦”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更踊跃地参与到阅读中。

  有学上、有书读之后,光明日报社希望改善高原上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着晓乡寄宿学校海拔4600米,1年中有11个月下雪,很多孩子手上的冻疮就没好过,张君华感觉到心里很疼。2020年,经过她积极推动,启明公益基金会出资17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1个600平方米和3个100平方米的阳光房。阳光房像个巨大的玻璃罩,室外白雪皑皑,室内暖意融融,孩子们终于不用缩着手读书了。

  除了发力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也是扶贫干部们关注的重点。囊谦地处偏远,新媒体人才缺乏,张君华就组织当地18个年轻人进京培训,光明日报社还赠送了4台无人机。“他们后来把环保短视频发给我看,真的做得挺不错。”张君华说,光明日报社组织过多种培训,近5年来,就有2627名囊谦党员干部到浙江、北京等地参加培训,开阔视野,提升素质,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为推介囊谦的旅游文化资源,光明日报社在“两微一端”、光明网等开设囊谦宣传报道专栏,将宣传报道范围扩展至玉树全州,仅2020年就推出稿件983篇,先后拿出72个整版刊登囊谦旅游形象公益广告。2019年,《人文囊谦》出版,这是第一本用中文全面介绍囊谦历史文化的书籍,填补了囊谦县缺少中文县史书籍的空白。张君华说:“图书摆放在文化场馆、宾馆等地,很多来囊谦洽谈的人就可以在阅读中了解这个地方。”2020年,《走笔囊谦》出版,该书入选第十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精品图书。这本书是光明日报社自帮扶囊谦以来宣传报道专栏的合集,作者之一尚杰是《光明日报》记者,也是囊谦挂职干部,短短半年时间,他就走遍了囊谦69个行政村,写下众多宣传囊谦的作品。

  投入帮扶资金3105.6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89.07万元,购买农副产品273.55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88.8万元……近5年来,光明日报社帮扶囊谦的这组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桑干河上农业产业化

  2018年年底,在农业农村部与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共同筹划的扶贫助农直播中,陈涛(右)与薇娅一起为阳原小米带货。受访者 供图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让一条河闻名全国。桑干河流入河北后贯穿全境的阳原县,是农业农村部委派挂职环京津28个贫困县开展产业扶贫活动中,农民日报社的对口帮扶县。2017年以来,农民日报社连续派出两任扶贫干部。陈涛于2018年6月挂职阳原县委常委、副县长。产业扶贫怎么干?陈涛说,刚到县里的他一时也没有头绪,但作为《农民日报》记者,他有在田间地头寻找答案的能力。挂职的前三个月,他走遍了全县14个乡镇301个村庄中的200多个,走着走着思路就渐渐清晰起来:创品牌,搭平台,加速产业化。

  “原味桑干——传承桑干河的原始味道”是陈涛在一个夜晚盯着阳原地图时突然冒出的念头。“对,不论小米还是绿豆,这片土地的杂粮杂豆都透着桑干河的原汁原味原始味道!”兴奋的陈涛当即拨通县委书记的电话,一壶浓茶彻夜畅谈中,打造区域特色公用品牌的思路已然形成。2019年7月,“阳”光下的“原”味——阳原县区域公用品牌“原味桑干”发布会暨优特产品产销扶贫对接会在京举行。同时,陈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不仅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电商体系,而且培训了一大批农村电商从业者。2020年,“原味桑干——阳原优特农产品电商体验中心暨消费扶贫馆”落户北京市朝阳区,阳原县特色农产品走上产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运营之路。

  刘艳涛、陈涛在阳原奋战脱贫攻坚时,农民日报社党委专门成立以党委书记、社长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帮扶工作推进会,报社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每个职能处室负责人、记者站负责同志、相关部门成员以及众多编辑记者,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帮扶工作中,多次到阳原县进行扶贫或调查研究、采访报道;协调报社专家资源帮助阳原县成立了由部、省、市三级专家组成的杂粮杂豆、蔬菜、杏扁3个产业的专家组,对阳原县主导扶贫产业开展技术攻关;为助力阳原驴产业发展,报社党委与阳原县委、县政府联动,在阳原县和张家口市召开了两届全国驴产业发展大会,助力做大做强特色驴产业。

  桑干河上的农业产业化是农民日报社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战。作为扎根“三农”的报纸,《农民日报》还以大量独特报道服务脱贫攻坚。《农民日报》产业与社会扶贫部副主任郭少雅说,报社在2018年就成立了产业与社会扶贫部,设立《脱贫攻坚专刊》,对产业扶贫、社会大扶贫格局以及深度贫困地区进行重点报道。据国务院扶贫办数据统计,开设专刊后,《农民日报》是对脱贫攻坚报道数量最多的中央主流媒体。

  2019年,《农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奋力攻坚——回访总书记到过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系列报道,14个采访组边行进,边带网友看脱贫攻坚的成果,采访组捕捉精彩瞬间,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等增加“流量”,先后有117万网友参与互动。2020年,《农民日报》派出30余名骨干记者,深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蹲点采访,连续推出《特困片区脱贫记》系列报告文学。这些报道记录了脱贫攻坚的恢宏历程,也是一份史料记载。

  科技提升大埔蜜柚“含金量”

  在2019年9月举办的“苏区人民心向党、大埔蜜柚上北京”系列活动中,曹丙利带着大埔蜜柚(右一)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罗庄东里社区。受访者 供图

  我们在超市买柚子的时候,可能对一毛钱的价格波动毫不在意。但曹丙利却对这一毛钱格外敏感。2018年4月,他由《科技日报》推荐,挂职广东省大埔县委常委、副县长,成为中组部聚焦脱贫攻坚选派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锻炼的283名干部之一。当年8月,当地特色产品大埔蜜柚上市,曹丙利正在做产业调研,他发现一周时间内,柚子价格每天下跌一毛钱。“产品集中上市,收购价每天都降,持续降了一个星期后,已经低于1块钱一斤,果农基本就赚不到钱了。”曹丙利开始琢磨,怎么样能借助科技让果农多赚点钱?

  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向下调动蜜柚产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20年2月,大埔县科技园成为广东省科技厅核准建设的第五批8家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大埔县所在梅州市的第一家。规划园区内蜜柚种植面积6.77万亩,占大埔种植面积的30.92%,产值约3.07亿元,占大埔蜜柚总产值的31.14%,是大埔蜜柚种植、加工、销售的核心区域,规划建设的“一心三区”,即大埔蜜柚科技创新中心、精深加工核心区、技术应用示范区、技术推广辐射区,为科技支撑大埔蜜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提升了大埔蜜柚产业“含金量”。

  科技推动大埔果农脱贫增收,科技的力量更是《科技日报》脱贫攻坚报道的亮点。比如,针对52个未摘帽县的主题报道中,《科技日报》报道组集中展现了科技的力量在成果转化强产业、引育人才增动能、平台载体聚资源、科学普及提素质等方面发挥的巨大支撑作用。《瓦吉瓦!卡莎莎!科技之花绽放大凉山》带读者走进全国唯一的高海拔民族地区的科技小院,看“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小院+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如何成为改变大凉山生产生活面貌的原生力量。在《科技“熨平”了贫困户致富的“褶皱”》一文中,记者注意到,四川凉山不仅在扶贫模式的探索实践中有着鲜明的共性——科技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还通过实例进一步阐明,脱贫攻坚要与乡村振兴衔接,也需要科技助力。《科技与产业相随 贵州将告别“绝对贫困”》,通过科技在良种选育、产业更迭、耕作模式等方面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贵州依靠科技利刃斩断穷根的壮举。(记者 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作者:记者 洪玉华 | 编辑:王沁芳 责任编辑:郑亚伟 〗

©丽水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联系电话:0578-2127345 技术支持:丽水网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