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闻报道 > 要闻  正文

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党支部书记陈小明:从移民村到红色文化村,小顺越来越“红”

丽水网 - 来源: 处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2-06-21 16:34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叶捷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站在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村口,远远就能听到村里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传来的嘹亮操练声。近年来,许多来自我市及周边市区的党员干部、群众来到小顺村,亲身体验抗战历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洗礼。

  小顺村地处瓯江之畔,三面傍山、一面临水,村前与石塘水库相依,村后与丽龙高速公路相接。近年来,小顺村以绿为底色,红色为本色,从一个水库移民村蜕变为一个红色文化村。这其中,离不开小顺村党支部书记陈小明的努力。

  从“随手扔”到“不愿意扔”,小顺的环境越来越好

  依山面湖、田园乡村,湖上帆影点点,渔舟往来,村里小桥流水,田园农舍……如今来到小顺村,满眼皆是和谐自然的乡村景色,处处充斥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ad021983-478f-40b0-8119-385603d812ce_副本.jpg

  原先的小顺村,只是个后靠移民的“零起点”村。原来的村庄破旧,乱堆放、乱搭建现象严重。最令人感到不适的是小顺村瓯江沿岸花花绿绿的垃圾堆,当时村子里连几个像样的垃圾桶都没有。

  那时候,我在小顺村经营着农家乐。作为土生土长的小顺人,在老一辈村干部的影响和激励下,我一心想为村子做一点事。2008年,我竞选上了小顺村的村干部,和其他村干部们一起,开始了小顺村的环境整治工作。

  一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村委会的工作。比如,为了能够给大家树立起保护小顺村环境的概念,我们在村规民约中加入了对随意倾倒垃圾的处罚措施。村民们习惯了平日里往瓯江扔垃圾,一下子叫他们不要扔,很多人不适应。为此,我和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不断地宣传、引导下,依托县里的政策,大家逐渐适应了往垃圾桶里扔垃圾的生活方式。

  通过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等政策,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完全改变了,大家都喜欢上了整洁舒适的环境。如今,村规民约里虽然已经没有了相关的处罚条款,但就算真让大家随手扔垃圾,我想村民们应该没有人会同意。

  村里巷道清理、农房立面改造等等,我参与了小顺村村庄建设工作的每一阶段、每一过程。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村庄发展了,村民生活变好了,我也就知足了。

  这些年来,小顺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上海游客在瓯江边随口说的一句话:“你们小顺村的水怎么会这么清澈,简直可以直接用来饮用了。”这些赞扬小顺村的话语,让我们觉得以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小顺的本色越来越“红”

  小顺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庄”,是革命老根据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一度成为抗战时期江浙一带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敌后保卫中心和抗日指挥中心。周恩来、冯雪峰等一批要员和文化名流先后来到小顺,小顺也因此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红色记忆。

  在我开农家乐的时候,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小顺村有着这么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不好好深挖、利用起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2017年,村级组织换届,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不断思考如何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村庄规划发展中,打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红色乡村,为发展红色经济奠定基础。这其中,小顺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培育基地至关重要。

  基地原先由村两委管理运营,一年只有6万多元收入。2018年10月,基地收归“强村公司”统一管理,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细分市场,创新推出党员教育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等特色主题培训套餐。

  参观“黄绍竑公馆”“冯雪峰旧居”等革命遗址,瞻仰周恩来铜像、“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观看纪录片感受传奇的革命故事……在小顺村,抗战浮雕宣传墙、周恩来铜像、抗战纪念碑、小顺文化礼堂等鲜明的红色文化印记,无处不在。

  小顺村最大的优势和资源就在于红色文化,为进一步深化教育基地内容,2018年6月,小顺村投资建成占地面积490平方米的初心广场,修建完成兵工厂食堂、住宿营地及训练基地等,并推出青干班军事课堂、爱国主义报告会等,逐步建成了集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训练等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基地。

  2022年,投资2100万元的军民融合体和投资600余万元的红色展示馆都将落成并投入使用,小顺“红”的底色越来越浓。

  一个明显的利好,就是留下来消费的人多了。一日游变成两日、三日游,不仅拉动了本地农家乐民宿的生意,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人气。

  人气流带动了经济流,从2016年至2021年,小顺村已累计接待培训团体900多个,4.1万余人次,旅游人数44万人次,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

  村里依托丰富的红色抗战文化,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