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闻报道 > 要闻  正文

安岱后是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如今走出一条山区特色发展之路——

红色“根据地” 绿色“聚宝盆”

丽水网 - 来源: 丽水日报   发布时间:2019-09-09 08:51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叶捷

  “陈秉良同志,你好,你托人带来的笋干收到了。谢谢你的关心,1981年新年到了,寄上糖果一筒,向你和全家表示祝贺……”

  38年前,为感念粟裕将军的恩情,时任安岱后村支部书记的陈秉良和村民一起,给远在北京的粟裕将军寄去了带着浓浓思念之情的笋干。很快,粟裕将军就给老乡们回了信。这一呼一应间饱含了深厚的军民情谊,也将人们的记忆带至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松阳县安民乡安岱后村位于松阳、遂昌、龙泉三地交接处,是浙西南群山腹心之地。这个崇山峻岭之间的小村庄,偏远闭塞、易守难攻,加之淳朴的民风民情,让它成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理想之地。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安岱后,并以此为据点,和当地的革命青年陈凤生、陈丹山等人共同开辟了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开启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岁月。

  粟裕将军生前十分关心安岱后的发展,先后两次派秘书等一行到安岱后拜访老区父老;萧克将军亲自为红军桥题名立碑。此后,红色书籍《红旗插上安岱后》《战斗的一生》等面世,让众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被后人铭记。

  近年来,安岱后村先后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岱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遗址群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同时,还被授予省、市国防教育基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

  “听红军故事、重走红军路、品尝红军饭、瞻仰革命遗址,安岱后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景区。”乡贤陈海聪感慨道,安岱后人像守护生命一样默默守护着革命历史旧址。守护这些红色印记,是安岱后人最值得骄傲的事,要让子子孙孙把红色革命精神好好继承和发扬下去。

  近年来,借助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当地对村庄原有的建筑结构、村庄风貌、历史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以村民致富、集体增收工作为落脚点,全力打造红色基因教学基地,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接待能力和旅游资源的可游览价值,扩大旅游资源的最优半径,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村庄游览、体验。

  红军主会场,红军标语,红军桥,粟裕、刘英旧居,挺进师机关和浙西南特委旧址,陈凤生、陈丹山烈士墓……经过修缮和保护,安岱后村已恢复开放了二十多处红色景点。今年,还将对特委旧址、刘英粟裕旧居、丹山故居等红军史迹旧址进行修缮,计划在年内全面完工。

  位于村口的安岱后红色教育接待中心,计划总投资115.99万元,目前已完成房屋改造进入房屋内部装修布局。建设完成后,游客接待中心将涵盖游客接待、运输服务、远教广场操控、红军商店、红军影院、休闲书吧等多功能于一体。

  近年来,安岱后村以“红色基因”为引擎,以“绿色生态”为依托,以“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农旅融合、文化传承”为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现有资源,巧抓全域旅游、传统村落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等机遇,开辟“红绿”融合发展新天地,沉寂已久的村庄迸发出了新活力。

  在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方面,安岱后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打造了以安岱后革命遗址群为核心,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依托的红色教学体系,组建了安民乡红色讲解员队伍。目前已打造“红色基因”现场教学点7处,培养红色讲解员20余名;完成讲解讲课相关材料编撰3册,讲课课件制作1件。截至8月中旬,安岱后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已接待学员52批次,营业额13万余元。

  火爆的民宿经济给安岱后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一部分有眼光的村民陆续开始了民宿农家乐的经营,通过为游客提供环保无污染的传统农家菜,增加经济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吴祖伟兴奋地说,目前,村里已建成农家乐3家、民宿2家,可同时提供160个餐位,33个床位,去年接待食宿1500余人次。

  民宿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村干部们还带领村民们谋划着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种类,既促进留守村民的创业就业,还大幅提升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和村庄知名度。

  为了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村集体还将位于安岱后和龙泉市步源村交界处的箬寮原始森林里一片约80余亩老茶树对外公开发包,最终以每年3万元租金被承包并签订了15年的租赁合同。承包方将对该区块的高山老茶进行整体营销,这样一来,不仅承包款能给村集体带来年固定收入,茶叶采摘也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前不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赴松阳“峥嵘岁月”实践团专门点赞安岱后“红绿”融合发展。实践团认为,安岱后通过整合村庄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村庄的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村民摆脱了破坏性开发的路子,实现了绿色发展、长久发展。安岱后村的“红绿”融合发展既丰富了乡村发展内涵,也大大增加了乡村的魅力和吸引力。(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钟根清 通讯员 谢佳兵)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