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闻报道 > 县(市、区)  正文

小小山村走出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探访龙泉安仁李逸民将军故居

丽水网 - 来源: 处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1-04-13 15:16
编辑:王沁芳 | 责任编辑:叶捷

image.png

  来到龙泉市安仁镇天平村,拐进李登自然村,这里位于风景秀丽的天平山脚下,东边有一处青瓦白墙、古色古香的老屋,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刻着几个遒劲的大字——李逸民将军故居。这幢二层小院建造于清朝晚期,1904年李逸民就出生于此。

  李逸民原名叶书,自小便展现过人的胆识,12岁那年,他进入私塾学习知识。1925年,李逸民考入黄埔军校,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李逸民参加“八一”起义,1928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被戴上一副十五斤重的铁镣,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牢狱生活。

  “劝君莫为青春惜,好见花开满地红。”这是李逸民在狱中写的两句诗,虽然受尽苦难,但他却从未失去革命信心。在监狱中,李逸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作息计划,早上起床进行体育锻炼,每天学习英语、研究中国古文与历史。狱中十年,他依然不停地斗争着、学习着,从来没有退却。李逸民出狱后,跟随部队转战延安、东北,为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成为丽水市唯一一位共和国开国少将。

  李逸民生前非常思念和关心故乡,时刻关注龙泉的建设和发展,他的书画作品主要取材于家乡农村。李逸民逝世后,家属遵照他的遗愿,多次回到龙泉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帮助家乡建设,并将他的作品捐献给家乡。

  在天平村,李逸民将军的革命事迹妇孺皆知,每一个村民都能讲述几段红色故事。这段历史留给天平村的不只是一个红色地标,更是一段红色基因,也将一份绵延百年的信仰之力注入村庄的文化中。

  “李逸民将军‘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精神一直指引着我。”69岁的季光松是村里的一名老干部,他也是一名退伍老兵,曾经跟随部队到前线,那时他刚结婚3个月,便留下一封“家书”毅然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

  退役后,季光松选择回到天平村,他依旧以党员职责与军人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热心为他人提供帮助,还被评为“浙江好人”。像季光松这样“心怀家乡、心怀群众”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他们发扬了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投身于乡村振兴,为家乡带来了新面貌。

  近年来,在龙泉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天平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开拓了一条以红带绿、红绿融合的发展之路。

  2009年,天平村对李逸民将军故居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布展。李逸民将军故居于2010年12月开放,占地141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分为将军生平介绍、将军遗物、将军书画作品、少年生活场景展示等。

  “李逸民将军故居自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着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很多年轻的家长更是陪伴小孩来到这里,了解李逸民将军的生平事迹。”季光松说,如今,李逸民将军故居是龙泉市红色旅游景点、龙泉市文物保护单位、丽水市级党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数千名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天平村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各项工作,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积极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加快村里的旅游业发展。随着红色旅游产业越来越兴旺,村里开出了一家家民宿农家乐,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

  红色文化地标见证了一段段峥嵘岁月,承载着百年的红色记忆。90多年前,将军离开家乡外出求学,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如今的天平村李登自然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授予龙泉市生态文明村、龙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点。

    来源:处州晚报 记者 谢佳俊 见习记者 易科妤 通讯员 徐雯婷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