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丽水日报》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9 > 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 新闻报道 > 县(市、区)  正文

遂昌142处红色遗址成绿色发展强引擎

丽水网 - 来源: 遂昌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4-30 15:06
编辑:莫晓鸿 | 责任编辑:胡蕴韵

  4月28日,县人民法院组织青年干警及妇联成员共40余人来到位于大柘镇柘溪上村的浙西南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遂昌支部旧址,开展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红色毅行活动,在大柘的“茶山绿水”间体验红色文化内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今年以来,大柘镇依托中共遂昌支部旧址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及茶叶这一绿色产业优势,掀起了一股股“红绿研学之旅”热潮,并创新推出“泉湖星火+一张绿叶”产业融合增效模式,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推动茶产业成为地方发展主引擎,让茶农手里的“绿叶子”源源不断变成“红票子”。2018年,大柘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位居全县前列。

  如今,不止是在大柘镇,在全市热掀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高潮的当下,我县不断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并积极做好“红绿”融合文章,将全县142处红色革命遗址串点成线,组成强劲有力的“红色引擎”,触及遂昌的各个角落,持续迸发力量推动遂昌实现“绿色崛起”。

  这几天,云峰街道门阵村“老区农家乐”老板邹日生忙着“五一”小长假接待准备工作。“早在4月中旬就有人打电话来预约‘五一’期间的住宿了,今年清明假期,接待了100多位游客,‘五一’应该会更多。”邹日生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国共合作谈判旧址就是老邹家的房子,2008年,他借着自家的红色资源,办起了以“红色”元素为主题的农家乐,随着“华东天路”的开通以及村中红色资源的不断开发,慕名来村里的客人越来越多,老邹也尝到了发展红色旅游的甜头,“2018年,店里营业额达到十几万元,比往年多出许多,而今年的形势则更喜人,接下来我还会考虑增加床位。”

  门阵村是在浙江革命史上留下过浓重色彩的村庄,拥有多处红色革命遗址。近年来,村庄不断开发修缮红色革命遗址,擦亮红色印记,吸引了越来越多慕名踏访的游客,来开展红色越野自驾游、研学游、党性教育、观光游等,推动了村庄发展。“今年在各类‘红色引擎’的牵引下,村里游客大幅增加,截至4月中旬,已接待5000多名游客,同比增加20%左右。”门阵村村委会主任张文照说。

  刚刚过去的周末,金竹镇梭溪塘岭村迎来上百名游客,让这个偏远的村庄一下子热闹起来。梭溪塘岭村党支部书记傅国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里借着全县上下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东风,每天都引来四五十名游客参观学习。

  作为革命老区,遂昌有着浙西南革命史上关键的“四个第一”,其中“三个第一”诞生在金竹镇。今年以来,金竹镇也不断发挥“红色引擎”引领作用,推行“红色文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药材、高山蔬菜等产业发展,打造出一条红绿融合产业示范带。

  进入春季以来,位于梭溪塘岭村的遂昌县青苗中草药专业合作社三叶青基地里每天都有几十位村民忙碌,种植三叶青,为基地除草、施肥。看着三叶青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傅长泳喜不自禁,他向记者算起了一笔收入帐:“2018年,三叶青种植面积有560亩,销售额达到了170多万元。”

  2012年,傅长泳选择海拔800多米的梭溪塘岭村作为中草药种植基地。“基地560亩土地全部向村民租赁,基地建成后,不仅盘活了村庄的闲置土地,还让拥有闲田的百姓增加了收入,过上了稳定日子。”傅长泳告诉记者,每年最忙的时候,要从村子里招六七十名帮工,按月支付工资,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年光是支付农民薪资就有七八十万元。”

  “红色革命遗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形象的革命历史教科书。今年,我县制定出台了《遂昌县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意见》,全面开展县域革命文物资源大调查,统筹近2000万元资金对王村口革命遗址群、大柘中共遂昌支部旧址等革命遗迹进行提档升级,让红色革命遗址成为推动遂昌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引擎。”县“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办专职副主任王俊杰说。


 

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电话:0578-2127345),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